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 。它的诞生至今才百余年 。说起味精的创造,纯属一种偶尔 。那是1908年的一天,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池田菊苗化学教授 ,正吃着妻子预备的可口菜饭。他发现汤的滋味特别鲜美,用小勺搅动几下,发现碗中只不过是一些海带和几片黄瓜 。“海带和黄瓜都是极一般的食物 ,怎么会发生这样的美味呢?”池田喃喃自语起来,“嗯 ,或许海带里有微妙 。”作业灵敏使教授脱离饭桌 ,又钻进了试验室里。他取来一些海带 ,细细地研讨。半年后 ,池田菊苗教授宣布了他的研讨成果 ,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 ,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 ,就能使滋味鲜美备至 。
池田在宣布了上述研讨成果后,便转向了其他的作业 。其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,正和别人共同研讨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出产办法 。当他看到池田教授的研讨成果后 ,灵机一动马上改变了主见,“好哇,我们不搞提取碘的事了,仍是用海带来提取谷氨酸钠吧 !”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 ,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携起手 。不久后 ,一种叫“味之素”的产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肆里,广告说 :“家有味之素,白水变鸡汁!”一时刻,顾客盈门 。
日本人的“味之素”很快就传进了我国,这种美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。他买了一瓶回去研讨,发现本来便是谷氨酸钠 。又通过一年多的时刻 ,吴蕴初独立创造出一种出产谷氨酸钠的办法来 :在小麦麸皮(面筋)中,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%,他先用34%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,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 ,通过活性炭脱色 ,真空浓缩,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。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响 ,加以浓缩、烘干